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但比牙痛更让人痛苦的
还有俗称“天下第一痛”的
三叉神经痛
那可真是痛得生不如死
......
蒋大爷今年81岁,近日来到桂医二附院神经外科就诊。蒋大爷表示,他被诊断三叉神经痛很多年,反复出现左面部阵发性闪电样疼痛,发作时程度剧烈,甚至痛不欲生,曾至多地诊治,一直口服药物,但效果逐渐变差,药物加量后出现精神恍惚、行走不稳等情况。先后于2011年、2013年进行治疗,但都不久后复发,并且球囊压迫后面部麻木明显,现在不仅脸部麻木还伴着疼痛,“痛起来简直是要命!牙不敢刷、饭不敢吃、口水鼻涕流起不敢擦。”
在桂医二附院神经外科住院后,医护人员对蒋大爷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及评估,诊断为原发性左侧三叉神经痛。完善核磁共振颅底神经根成像,经评估蒋大爷心肺功能及手术方式耐受性等评估,结合家属意愿等综合考虑后,决定为蒋大爷采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患者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摆好体位后,根据frankfurt平面及二腹肌点、乳突等标志,结合CT薄层,精准定位画出横乙窦的体表定位,开一约硬币大小的颅骨骨窗,经镜下小心解剖蛛网膜,显露病变位置,可见患者三叉神经被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推挤甚至变形。经分离责任血管后使用垫片垫开,全程微创、无血、无副损伤。术后第二天蒋大爷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现在完全不同了,原来不能摸的地方现在随便摸随便碰都不痛了。”蒋大爷开心地说道。
蒋大爷及家属送来锦旗感谢医护人员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的一侧面部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针扎样难以忍受的疼痛。常毫无症状、突发突止,也可由“扳机点”诱发:如说话、刷牙、洗脸甚至微风拂面、行走振动都可突然诱发。常发病于中老年人。
科室负责人李深誉介绍到,三叉神经痛是功能神经外科的典型疾病,其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蒋大爷入院完善了检查后排除了继发性可能,诊断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明确的。核磁共振颅底神经根成像显示其左侧三叉神经根部有明确的责任血管,行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可行的。根据国内的专家共识,微血管减压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中效果最好和缓解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针对像蒋大爷这样的患者,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虽然年龄大,但仍可进行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
李深誉表示,按照国内专家共识来说,微血管减压术,这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中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C级证据),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大于90%。手术需在耳后开一个小口子,锯开硬币大小的骨瓣,创伤较小。但作为一个手术而言,其面临着所有开颅手术常见的风险,这也是老百姓所担忧及抵触的地方。对于微血管减压手术而言,手术风险与术者操作水平密切相关。这对医生显微操作水平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长期解剖手法及技巧训练,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擅长的。
总体而言,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对患者来说往往是痛苦且漫长的,初发病时很可能被误诊为牙痛。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口服药物治疗,而起初往往药效明显。当患者几经周折,治疗效果不佳时,三叉神经痛便成了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甚至衍生出心理疾病,让患者及家属痛苦不堪。桂医二附院神经外科可常规开展三叉神经痛的多种综合治理,欢迎广大病友前来咨询。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神经外科门诊)
文、图:刘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