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获“心”生 | 二附院心脏瓣膜置换术为低体重患者开启“心”生之门

发布时间:2025-04-15来源: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阅读:

  为低体重患者

  开启“心”生之门

  在医学的征程中,每一次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攻克,都是对生命希望的有力托举。近日,桂医二附院胸心血管外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不懈努力,成功为两位低体重患者——姚先生和尹奶奶实施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再次书写了生命奇迹。

  瘦弱之躯,沉重“心”疾

  ●76岁的尹奶奶,春节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促、心慌、胸痛,当时最高体温达39℃,偶尔还咳嗽、头晕、头胀,既往有脑梗塞、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病史,基础病多,辗转多次治疗10余天未见好转,来到桂医二附院就诊,经B超检查提示:1、左房、左室大;2、左室壁节段性收缩活动异常;3、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并中度反流;4、二尖瓣轻度反流;5、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48岁的姚先生,因反复咳嗽、咳痰3天,来到桂医二附院就诊,经B超检查提示:1、先心-房间隔缺损;2、右房、右室大;3、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4、二尖瓣中度反流;5、三尖瓣轻度反流;6、轻度肺动脉高压

  他们都急需手术治疗,不然以上症状会反反复复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身形瘦弱,姚先生体重41.3kg比正常体重轻8.2kg,尹奶奶体重39.1kg比正常体重轻13.1kg,身体储备远不及常人,却都饱受心脏瓣膜疾病的折磨。心脏瓣膜的病变让他们的每一次心跳都艰难万分,生活也被病痛笼罩得黯淡无光。常规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都充满风险,而对他们这样的低体重患者,更是难上加难。低体重意味着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脆弱,手术耐受性差,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风险成倍增加。但胸心血管外科团队没有丝毫退缩,决心为他们搏出一线生机。

  多科协作,精密“排雷”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医院迅速组织了由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会诊团队。专家们对两位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从心脏功能到身体各项指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营养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增强手术耐受性。麻醉科医生针对低体重患者的特点,最大程度降低麻醉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同时,胸心血管外科团队多次进行病例讨论和模拟手术演练,为即将到来的手术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

  刀尖起舞,守护“心”安

  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气氛紧张而凝重。胸心血管外科团队成员们全神贯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主刀医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小心翼翼地打开患者胸腔,暴露病变的心脏瓣膜。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每一次切割和缝合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心血。面对低体重患者脆弱的组织和复杂的解剖结构,医生们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丝毫不敢懈怠。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他们成功地将病变的瓣膜置换为人工瓣膜。随着心脏重新有力地跳动,手术室内响起了一阵轻轻的欢呼,这是团队成员们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胜利曙光。

  悉心照料,重获“心”生

  术后的恢复是另一场严峻的考验。胸心血管外科全体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术后为患者设立特护病房,专科护士24小时守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精心护理每一个细节,从呼吸道管理到伤口护理,从营养支持到心理疏导,无微不至。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姚先生和尹奶奶逐渐恢复了生机;她们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跟医护人员聊天,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脸上也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次为两位低体重患者成功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不仅是桂医二附院胸心血管外科技术实力的有力彰显,更是多学科协作的典范成果。它为低体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更多类似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未来,我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挑战医学难题,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低体重瓣膜手术难点与护理重点

  低体重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存在诸多难点要点,围手术期护理也有特殊的重点,具体如下:

  一、手术难点要点

  1、解剖结构差异:低体重患者心脏及血管等结构相对较小,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要求手术医生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狭小的空间内准确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体外循环管理:低体重患者血容量少,对体外循环的要求更高。需精确调整体外循环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既要保证机体各器官的灌注,又要避免因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对脆弱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3、心肌保护:低体重患者心肌相对薄弱,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较高。需采用合适的心肌保护措施,如选择适宜的心肌保护液,精确控制心肌保护液的灌注量和灌注时间,以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4、术后止血:低体重患者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差,且手术创面相对较大,术后出血的风险较高。手术中需仔细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问题。

  二、护理重点

  术前护理:关注患者营养状况,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提高患者的体重和营养水平,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术中护理: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准确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严格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低体温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术后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做好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此外,还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防止因输液过多过快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同时,做好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预防感染。

  低体重心脏瓣膜手术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各个环节密切协作,关注细节,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科室简介

  桂医二附院设立有杂交手术间和介入室,拥有大型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体外循环机、胸腔镜等设备。胸心血管外科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我院最具有特色之一和在全市有很大影响并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一级临床科室。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并成为桂北地区规模最大、手术效果最好的胸心血管专科诊疗中心之一。目前科室专科医师及护士配备充足,专业研究领域有深度、有特色,能够全面成熟开展各类心脏大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及胸外科手术,如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大血管置换术,胸腔镜下开展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置换术,各类主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手术,胸腔镜下开展的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等。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秉承“微于术前、细于术中、勤于术后”的理念。从临床实践出发,立足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

  科室专家

文、图:于红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