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时处理致死率近100%!这种“小伤”不能大意→

发布时间:2025-08-11来源: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阅读:

  四肢肌肉痉挛、疼痛、并发热......

  近日,桂林张先生(化名)

  就遭遇了这么个事

  而这一切的起因

  居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

  ......

  张先生在山东淄博出差期间,突然出现咬肌痉挛、牙齿紧咬、颈部僵硬等症状。起初他并未在意,但症状日渐加剧。发病第三天,他联想到近期的 “小伤口”,他查阅资料后惊觉:“难道是破伤风?”

  得知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广西唯一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级专家重点指导建设单位,且有丰富的破伤风救治经验,张先生连夜搭乘航班从淄博赶回桂林,直奔二附院急诊科。

  凌晨就诊时,张先生已出现四肢肌肉痉挛性疼痛伴发热。急诊科医师结合病史判断其破伤风可能性极大,治疗团队迅速采取关键措施: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中和毒素、抗感染,并运用最新前沿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其外伤部位进行规范清创冲洗,规范换药,阻断致病菌繁殖。

  经过急诊医学科医务人员的诊疗与精心护理,张先生最终痊愈。出院时,他紧握急诊医学科徐宝灵主任的手,送上锦旗致谢,感慨道:“这次死里逃生,再也不敢轻视任何小伤口了。”

  破伤风的科学防治

  1

  致病与危害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状杆菌引起,这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等环境中,可通过深部伤口侵入并繁殖,释放痉挛毒素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收缩。

  病情进展后,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严重时可引发窒息。无医疗干预时病死率近100%,即使治疗,全球病死率仍达 30%-50%,危害极大。

  2

  预防关键措施

  良好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

  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冲洗和清创可降低破伤风的发病率。

  伤口风险分级

  1、低风险

  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的浅表伤口,且未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

  2、高风险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未在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伤口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穿刺伤;撕脱伤;挤压伤;火器伤;烧烫伤及冻伤;存在未祛除的缺血或坏死组织;伤口内有未去除的异物;已有感染征象伤口等。

  关键处理步骤

  1、尽早清理伤口里的污染物(如小石子、泥沙)。

  2、尽早实施伤口冲洗。

  3、谨慎处理伤口:去毛发选剪不选刮;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别缝合,保持敞开。

  4、如有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伤口处置。

  3

  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

  -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

  -成人未全程免疫者,受伤后及时补种(基础免疫:0 月、1 月、6 月各 1 剂);

  -已完成全程免疫者,每5-10年加强接种1剂以维持抗体水平。

  4

  被动免疫(应急防护)

  受伤后尽早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斯泰度单抗注射液),可快速中和毒素,降低感染风险。

  别让“小伤口”酿成“大麻烦”,科学防护守护健康。

  二附院提醒您

  如有伤口或怀疑破伤风

  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文、图:王振海 黄椿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