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不“善”!警惕隐藏的致命缺口

发布时间:2024-12-10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阅读:

  在医院普外科门诊,部分患者的腹股沟或腹部存在一个时隐时现的肿块,这些肿块时而让人毫无感觉,时而令人疼痛难忍,这个隐秘的肿块就是疝气。很多人对它陌生又熟悉,今天就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医师带大家开启隐藏的致命缺口——疝气的科普之旅。

  什么是疝气?

  疝气,医学上称为疝,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简单来说,就是体内的某个部分“突出”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疝气的形成原因

  疝气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腹壁强度降低:先天性腹壁薄弱、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肥胖、腹肌缺乏锻炼等;

  腹腔内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妊娠晚期、重体力劳动等;

  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疝气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疝气;

  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食不均衡等。

  疝气的危害与治疗

  疝气虽然初期可能症状较轻,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增大,甚至发生嵌顿,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后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疝气的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较小的腹股沟疝,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如使用疝气带、疝气托等。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非手术治疗方式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疝气。

  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修补确切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疝气的主流手术方式。

  疝气的预防

  预防疝气的发生,关键在于避免腹内压增高和增强腹壁强度。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适度锻炼,增强腹部肌肉力量。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腔压力,增加疝气的风险。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重物搬运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腹压,增加疝气的风险。

  定期检查:有疝气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腹部检查。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疝气这个听起来似乎并不严重的疾病,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通过深入了解疝气的种类、症状、形成原因、危害、治疗方式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疝气。让我们共同关注疝气,提高健康意识,享受健康人生!

  科室介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普外二病区(胃肠外科)开展业务包括胃肠、肛肠等方面的疾病。科室人才配备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科室对腹部外科疾病有非常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并将微创技术作为特色及品牌来打造,率先在市内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肥胖减重手术、胃癌根治、结直肠癌根治等高难度微创手术,尤其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水平。

  【诊疗特色】

  1.胃肠方面: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其它胃肿瘤、肠炎性疾病、肠梗阻、小肠肿瘤、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2.腹外疝方面:斜疝、直疝、股疝、食道裂孔疝、切口疝、闭孔疝、小儿腹股沟疝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3.腹外伤方面:胃和十二指肠损伤、小肠损伤、结肠损伤、直肠损伤、腹膜后血肿、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盆腔脓肿等常见内脏外伤所致疾病。

  4.肛肠方面:各期内痔、外痔、混合痔的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治疗、弹力线套扎治疗、PPH术等,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狭窄、肛门直肠息肉、肛乳头瘤、肛门湿疹、肛门瘙痒、肛门尖锐湿疣、直肠异物的治疗。

  5.内分泌方面:肥胖减重微创手术。

  通讯员:郑晴


责任编辑:雷渝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