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寻味桂林。
从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到出砖入石的城市街巷,桂林有着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这些美食不仅满足着人们的味蕾,更是桂林北大地人民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
用心感受美食的魅力,用味蕾品味生活的美好。华体会英超联
即日起,开设《舌尖桂林》专题栏目,带大家品味桂林各地的味道,了解与美食相关的风土人情。
年关将至,灵川县灵田镇长岗岭村村民忙“年”的脚步逐渐紧了起来,大家欢聚一堂磨豆腐、做圆子,在忙忙碌碌中期盼着与家人的团圆,热气腾腾的年味“滚滚而来”。
清晨,伴随着袅袅炊烟升起,宁静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磨豆、煮浆、点卤、压模......一道道程序有条不紊,浓浓豆香充斥着整个房屋,大家分工协作,为制作新年的第一批无嘴圆子做足准备。在当地,家家户户都有着做无嘴圆子的习俗,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家有喜事,无嘴圆子都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传统佳肴,可谓是“无圆不成席”。制作无嘴圆子,需要用到豆腐、五花肉、木耳、香菇、马蹄等食材,虽然食材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口感恰到好处,需要讲究的地方还是颇多。首先要将五花肉、木耳、香菇、马蹄等配菜洗净剁碎作为内馅备用,再把一块块新鲜豆腐用纱布包裹碾碎,适当地挤掉里面的一些水分,用作圆子的外皮,这样制作无嘴圆子的材料便准备齐全了。
无嘴圆子不同于寻常的豆腐酿,它的特色之处在于“无嘴”。制作无嘴圆子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包圆子的手法。取部分豆腐碎铺平在手心,包上馅料,由里到外小心翼翼地揉搓,直至将肉馅全部包裹进豆腐里,这一步动作轻了难成形,重了又易碎,整个过程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成形后的圆子从外面看不出一点包裹的痕迹,象征着圆满,便是无嘴圆子名字的由来。
(汪蓉 阳海翔 文/摄)